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查看: 603|回复: 0

劝修净土切要 - 劝求生净土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3-12-26 04:10 AM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劝修净土切要 - 劝求生净土
真益愿纂述 大航法谈 2023-12-25

佛接引像.4.jpg


       诸善人。今既实心念佛。须发愿求生净土。不可徒求福报。

       世人听这一句话。未免大惊小怪。想修行原为求福。念佛得福。正是趁心满意之事。如何反不要福报。若说净土。岂我等凡夫可生。况功行浅薄。如何容易得生。

       诸善人。这等想头大错了。要知福报是有尽的。试看世人。或祖父富贵。子孙贫贱。或早年富贵。晚年贫贱。岂不是福报有尽。不特此也。这世修行。二世受福。二世不修。三世又受苦。或有畜生报尽。纔得人身。人道有亏。又堕畜类。升沉不定。所以名为苦海浮沉。不特此也。

       或有财无子。或有子无财。或有寿孤穷。或聪明寿短。或富而愚憃。或贵而招灾。或自身无恙。眷属凋零。或家口粗安。自身残病。有一缺一。所以名为缺陷世界。

       你道福报是趁心满意的么。若生西方则不然。莲花化生。身体香洁。相貌端正。其心智慧。无有烦恼。衣食自然。无病无老。随佛自在。逍遥安养。其人之寿。又且无量。从此直成佛道。更不堕落。其余种种快乐。说不能尽。皆是佛口亲说。见于阿弥陀经。及诸大乘经。

       由此看来。人间富贵。转眼成空。西方快乐。无穷无尽。还不急急发愿求生。若说我是凡夫。恐不能往生。要知我佛如来。正为我等凡夫。障深慧浅。若修别样法门。皆是竖出三界。恐一生或不能了当生死。是以特地开出念佛一法。愿人往生。以满度尽众生之愿。

       你为甚如此自弃。不思自奋。辜负我佛如许慈悲。若以为功行浅薄。要知万德洪名。无善不收。无恶不灭。正是极大极深。极广极圆的功行。所以念佛一声。能灭八十亿劫无量重罪。不可视念佛为平淡无奇。将来轻看了。

       又须知念佛之人。全仗阿弥陀佛。大悲愿力摄受。当初阿弥陀佛。有四十八愿。愿愿度人。第十八愿云。我作佛时。十方无央数世界。诸天人民。至心信乐。欲生我剎。十声念我名号。必遂来生。惟除五逆。诽谤正法。不得是愿。终不作佛。因佛有此大愿。所以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。西方七宝池中。即生莲花一朵。标记此人姓名。

       他日于中托生。临命终时。阿弥陀佛。与观音势至二菩萨。现身接引。从古至今。往生已不可胜数。或其人预知命终日期及到其时。自说见佛菩萨遂安然化去的。或有旁人同见瑞光。同闻异香。及鼓乐音声的。并非杳茫。都载在往生诸传。

       如今念佛真切者少。所以往生不多。人因少见故不十分深信。殊不知千里一人。百里一人。这千里百里往生的。独非凡夫么。十年一人。五年一人。这十年五年往生的。独非凡夫么。这些往生。岂都有三祇功行么。也不过能用心真切而已。

       阿弥陀经中明说。若有善男子。善女人。闻说阿弥陀佛。执持名号。若一日。乃至七日。一心不乱。即得往生极乐国土。总因阿弥陀佛。大愿大力。譬如一只大船。不论何物。但得上船。即到彼岸。不忧沉溺。

       所以古人云。余门学道。如蚁子上于高山。念佛求生。似风帆行于顺水。顺水行船又遇顺风。岂不快上加快。这就是仗佛愿力的道理。诸善人。顺水顺风。是上船以后之事。假如你不肯上船。将如之何。所以还要自己愿力专切。

       如今念佛人。或为病苦发心。或为保佑家室。或为现在消灾延寿。或为来生妄求富贵。少有为生死大事。求生净土。如人往南往北。须有预定之方。预定往南。到出门时。断不从北去。你今不发愿求净土。到命终时。如何得往净土去也。

       这是不发愿求生的。还有愿不专切。口里也说愿生西方。心中却时时贪着物欲。虽偶然发求生之愿。总不能终身如一日。得生固好。不生也罢。全无切实之功。仍与不发愿一般。呜呼。浊世众生。贪恋繁华。甘心沦坠。不求出离。真莫如之何也已。

       总而言之。念佛法门。不可思议。西方快乐。无有比量。念佛求生。正合佛心。愿生即生。不愿不生。愿不专切。还如不愿。非佛不度。你无决志。若以不可思议法门。去求世间有尽的福报。如以明珠弹雀。岂不可惜。善哉善哉。真诚发愿。求生净土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www.hutong9.net

GMT-5, 2024-6-17 06:06 PM , Processed in 0.031353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